团干篇(2)工作缩影尽显团干风采!
①张静雅 高平市建宁乡团委书记
“知心姐姐,我实在不想读书了,我明天要去深圳打工了”,晚上11点,高平市建宁乡团委书记张静雅的“1+100”微信群里弹出这条微言,即将入睡的她立刻打起精神和这个叫“何去何从”的网友聊了起来。原来,这个“何去何从”是建宁乡中学初三学生,她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不理想,想放弃学业去深圳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张静雅耐心的给她做思想工作,跟她聊理想、聊人生、聊挫折,告诉她困难只是暂时的,不能轻易放弃学业。思想工作做通了,她抬头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
这只是张静雅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6月张静雅被任命为建宁乡团委书记以后,她便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青年中去,直接开展联系、服务、引导工作。她利用“1+100”平台与全乡120余名青年团员组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她时刻关注青年团员提出的各种疑问、困惑,真诚耐心地进行答疑解惑。群里一些青年想外出打工苦于没有门路,她就及时转发就业信息和致富信息;一些青年感觉人生迷茫、缺乏动力,她就在平台里分享励志故事,激励青年拼搏进取。今年6月份,高考前,群里几个学生出现严重的高考焦虑,她迅速联系这几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8月份,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建宁乡喜报频传,其中不乏被国内知名院校录取的佼佼者。但一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优秀学生私下里跟张静雅反映,因家庭困难,学费紧缺,急需帮助。张静雅迅速向乡党政领导反映,争取党委政府帮助。建宁乡党委书记贺俊峰第一时间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于9月1日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寒门学子颁发奖学金。10月份,她得知张家村3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家长十分着急。她就主动上门走访,得知这3名大学生想参加公务员考试后,主动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免费为这3名大学生进行辅导,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称赞。
同时,张静雅一直把直接引导青年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以自己的行动带领更多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17日,建宁乡建北村党支部书记夏水平向张静雅反映,本村村民牛翠玲因罹患淋巴癌合并肺癌无钱医治、面临断药的困境。张静雅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到牛翠玲家核实情况。经核实,牛翠玲病情属实,急需救助。经过认真考虑,张静雅决定以建宁乡团委的名义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方式向全社会发起众筹。9月19日下午5时,关于救助牛翠玲的募捐信息便在微信、QQ等媒介上迅速传播。高平团市委、各乡镇团委、各团支部纷纷响应,广大青年团员积极捐款并转发众筹信息,同时动员身边亲朋好友进行爱心传递。10月17日晚,众筹平台及时将饱含着温暖、爱心的两万一千七百多元现金注入了牛翠玲本人账户,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小团委撬动了人间大爱。
在广大青年眼中,她是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知心姐姐”,在领导和同事眼中,她是风风火火干事创业的“女汉子”,而在9岁的儿子东东眼里,她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单身妈妈。做团委书记之前,她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是她生命的全部,做了团委书记之后,她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团委工作,大大减少了对孩子的陪伴。今年乡团委换届期间,她把儿子送到外公、外婆家,连续6天没有回家,全身心投入到换届筹备当中。每天晚上,孩子哭着、喊着要妈妈。她却只能含着热泪告诉孩子:“妈妈忙完这几天就回去陪你”,然后赶紧挂掉电话,擦擦眼泪,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把满腔热血投入到了自己深深热爱的团委工作之中,她像星星、像火种一样,在青年身边发光发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动人的青春之歌。
②李艳 高平市寺庄镇团委书记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她始终坚持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准则,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思路,认真落实镇党委“1311”发展思路,带领全镇青年团员砥砺奋进,为建设“绿色、休闲、宜居”梨香小镇贡献青春力量。
一、夯实基础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与时俱进
坚持党建带团建,按照“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思路,主动衔接团员青年,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学习活动,开展集中培训提升理论水平、专家教授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土专家”培训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在全镇广大青年中形成自我学习的良好风尚;经常组织团员开展各种主题团日活动,学习党、团的基本知识,不断强化团员进步意识。带领全镇团员青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二、提升能力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彰显作为
结合乡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她一方面帮助村团支部成立种养殖协会,让广大团员青年成为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邀请乐村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走进农村,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会,使广大团员青年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领跑者。鼓励大家争做有热情、有本领的优秀青年,使农村团干部队伍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农村团员的先锋模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引导青年在建设美丽梨乡上彰显风采
她围绕建设美丽梨乡,打造“绿色、休闲、宜居”小镇的目标,通过成立志愿者团队,不断引导广大青年在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环境整治、小城镇建设、脱贫攻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和黄梨之乡的“梨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做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公平正义的维护人、化解矛盾的调解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在建设美丽梨乡上彰显我镇青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