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篇(3)两位漂亮90后女孩的故事!
①张芃
她叫张芃,很多刚认识她的人总叫不对她的名字,每当别人叫她张凡的时候,她总是腼腆一笑,也不予纠正。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不被人留意到的角落,玩着手机,嘴里哼着某段熟悉的旋律。只有在和闺蜜们K歌时,她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用她独有的嗓音震撼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是她,一个有着坚实演唱功底的90后女孩,对节奏和音符有着一种特有的超乎常人的敏感和洞察力,目前正走在音乐路上的追梦女孩。
小时候,她就特别喜欢唱歌。早上眼睛一睁开,就哼上了,上下学的路上,也会哼几句,晚上临睡前,也非得唱上几句才过瘾。她对唱歌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她总是说:“只要我一唱歌,歌声便犹如魔法,能让我把一切烦恼忘得一干二净。唱歌,不仅给我带来快乐,还能为我排忧解难,激励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渐渐的,她在唱歌方面的天赋被激发出来。高二时,没有接受过一天专业训练,年仅17岁的张芃参加了县里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嗓音还略显稚嫩的她在众多专业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虽然在决赛中因为缺少舞台经验没有能够拿到名次,但她那特有的嗓音还是给评委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在父母的支持下,高考时她报考了湖南长沙学院音乐系。
大学的四年是她最快乐的记忆,因为每天都可以和喜欢的音乐在一起度过。毕业后她本想着和同学一起北漂,实现她们的理想。可是在这个时候,身为家中独女的她却接到了爸爸妈妈的电话,坚持让她回家,不同意她北漂的想法。曾经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在选择音乐的道路上,与父母发生了很大的争执,最终亲情战胜了理想,她回来了。
回家后的日子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昔日的同学们有些做了酒吧驻唱,有些出了自己的唱片,有些在各项唱歌比赛中收获了名次,更有人在《梦想的声音》上获得了导师的认可。看着微信朋友圈中别人正在演绎着她所向往的那种生活,而自己却只能按照父母给她规划好的人生走下去。
她抗争过,迷茫过,失落过。那段时间她没有再唱歌,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里,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直到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了一部美国电影《追梦女孩》,电影主要描述了来自底特律的三个黑人女孩为实现唱歌梦想而打拼的故事。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她,在追寻梦想的同时,会得到什么和失去什么?心中所向往的是成为明星还是唱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她突然明白了,回来父母身边和喜欢唱歌并不冲突,她依然可以每天和喜欢的音乐在一起。从那天开始,久违的快乐重新走入了她的生活,那个爱唱歌的女孩真的回来了。
望着她坚定的眼神,她对我说:“我爱唱歌,我会永远的唱下去。世上要背负的东西太多,我们总是不能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的喜好,总是忙着向前走,丢失了心灵上最初的喜欢。所以,我会永远坚持。对,永远!”
② 宋虹梅
她是90后女孩,大胆,洒脱,带着一点像男孩的狂野;
她是创业青年,梦想,奋斗,朝着心中向往的未来前行。
她叫宋虹梅,刚毕业不久的她,正是对自己的人生填满梦想的年龄。在她看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如此的吸引人,一杯摩卡、一盏灯、一个吊椅,这种画面深深的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也许每个女孩都有个开咖啡店的梦,行动了,梦就是现实。2014年末,这个被贴了九零后标签的女生,和朋友一起在忻州经营了一家咖啡店,在不足100平方米的空间里,她每天都亲自做咖啡给顾客。
店内装修的很精致,各种壁画增加了另一番风味,十分适合朋友之间休憩聊天。“我喜欢古色古香,喜欢温馨浪漫,也喜欢一个人的小格子。所以,就把咖啡店设计成这个样子”虹梅说。
开咖啡店后,宋虹梅才体会到了创业带来的压力。“店面每年的固定房租就八万多,还有水电费、员工成本、杂费等。全年下来营业额要在十几万以上,我才有可能盈利。刚开店的时候,咖啡店人气低迷,员工每天也是无精打采的,我能做的就是给自己打满鸡血,想点子搞活动来带活咖啡店的生意。”
咖啡店开了一年多,生意渐渐稳定下来,虹梅就让朋友来打理,自己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母身边。“在外漂泊两年,还是觉得应该回来,回来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照顾家人,最重要的,我该成家了。”虹梅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这也曾让她一度纠结不已。
虽然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咖啡店,但虹梅并没有让咖啡店真的远离自己的生活。回来后她就去了家乡一家咖啡店里帮忙,继续做着咖啡,享受着那份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快乐。“我就是喜欢。因为喜欢,就舍不得离开。”她说。每天泡在咖啡店里,听听音乐,教她们做做咖啡,让我觉得很踏实、很惬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喝完杯中自己调制出的Cappuccino,又到了和父母约定好的回家时间。她拿起背包,和朋友们一一打过招呼后,转身离开了这里。
她对我说,我是90后的女孩,我爱拼,我有梦,我坚信,未来的我,一定可以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