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团情-30(沁水刊)

发布时间:2012-08-01 00:00:00 信息来源: 晋城共青团

 

 晋城团情 

 

 

沁水刊

30

共青团晋城市委                         201281

 

团沁水县委部署“团干走基层”活动

 

为切实改进团干作风,提高团干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党委放心、青年满意、群众肯定”的团干部队伍,团沁水县委安排部署了“团干走基层”活动。

活动要求全县共青团干部要以投身“三晋十强县”迈大步主战场、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八个一”规定动作为形式,以“八个一律”纪律要求为保证,以“八个方面”工作内容为支撑,以“三级团干二包三促进”为工作载体,真正意义上开展好这项活动。

“八个一”规定动作,即:召开一次村两委座谈会、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团组织、联系一批青年带头人、资助一批家庭贫困青少年、帮助青年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扶一个困难户、组织开展一次青年联谊活动、形成一个调研报告。

“八个一律”纪律要求,即:一律不参加和组织各类宴请、聚会;一律住农户家中;一律吃派饭;一律交纳每人每天1015元生活费;一律不得饮酒;一律不得参加封建迷信和赌博等活动;一律不得接受土特产品等;一律不得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八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即:了解青年动态、宣讲增收政策、参加生产劳动、开展结对帮扶、进行调查研究、反映青年呼声、破解工作难题、推动科学发展。

“三级团干二包三促进”,即:“三级团干”:团县委领导班子、基层团委班子、团(总)支部书记。“二包”:既包村又包户。“三促进”:促进团干作风转变、促进团干素质提高、促进基层组织活跃。

活动同时还要求全县各级团干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切实转变作风,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近青年,要带着感情走基层、带着政策走基层、带着任务走基层、带着问题走基层、带着对策走基层,通过活动真正使作风得到改进,素质得到提高。

 

团沁水县委助五名青少年圆梦北京

 

721下午7时许,随着火车的一声鸣响,来自沁水的5个孩子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车,实现他们“去祖国首都”的梦想。看着孩子们脸上流露出来的快乐与兴奋,谁又能知道他们身上承担着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重负。他们五人中有三个孩子都是孤儿,另外两个孩子也因为一些原因成了“准孤儿”。

人生对他们来说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2009年团沁水县委发起了“青春联盟爱心行动”,由社会爱心人士出资,定向资助我县贫困家庭的青少年。经乡镇团委推荐,他们幸运的成为第一批受助对象。今年经团县委与资助方协商,在往年现金资助的基础上今年丰富了资助内容,以资助他们参加暑期夏令营的方式,让他们能够走出家乡、开阔眼见。

届时,这5名孩子将参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八达岭长城、故宫、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动物园、国家科技馆等,并将与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为这几个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是想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激励他们自立、自信、自强。我们做的虽然是小事,但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团沁水县委书记吴海军这样说。

 

团沁水县委完成市级青年文明号交叉互检工作

 

根据团市委要求,近日,团沁水县委市级青年文明号检查组一行由团县委书记吴海军带队对阳城县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进行了检查考核。

通过检查考核,总体来看,大部分“青年文明号”集体创建措施得力、氛围浓厚,单位领导高度重视,青年员工热情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机制,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青年文明号”集体取得了较好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同行业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这次由团市委统一安排部署的全市青年文明号交叉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深入、持久、健康发展,对于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工作,弘扬文明新风,树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展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沁水县“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争做

文明沁水人”主题活动启动

 

724上午,由中共沁水县委宣传部、共青团沁水县委联合开展的“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沁水人”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团县委书记吴海军同志宣读了“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沁水人”主题活动倡议书。随后,团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为街道两旁的经营商铺以及过往行人发放“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沁水人”倡议书,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文明沁水人行列。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晋城市委员会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 邮编:048000 办公电话:0356-2198851

晋ICP备2024037622号-1

晋公网安备14050002000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