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团情月报10

发布时间:2016-11-02 00:00:00 信息来源: 晋城共青团

【青年之声】“九九重阳 关爱老人 共享幸福”

志愿服务活动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为弘扬尊老敬老的文明新风,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切实为老年人排忧解难,营造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志愿者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10月8日上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10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凤台社区,看望这里的空巢老人,在节日前夕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随后,志愿者们陪老人聊天,了解社区老人的身体、生活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急所盼,帮助他们消除疑虑,切实的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让他们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团市委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市检察院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市大成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在晋城技师学院针对2700余名新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让新生们受益良多。

 

团市委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

 

    10月12日上午,团市委机关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落实。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把全市各级团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团要管团、从严治团,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团员队伍和团组织建设,切实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引导、联系、服务广大青年;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紧紧围绕我市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持续推进“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部署、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青年之声】我市举办少先队建队67周年

纪念日主题活动

 

    10月13日上午,我市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7周年主题队日活动暨2016年度美德少年颁奖仪式在市实验小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组织,活动主题是“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听党的话•做好少年”,目的是引导全市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活动现场,伴随着一曲嘹亮的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庄严出旗,师生进行了党旗、国旗、团旗、队旗的红色传递。实验小学300名新队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并庄严宣誓。

    活动仪式上,还为评选出的60位美德少年、少先队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团市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团市委更是立足自身优势,本着强基固本、引领成长的工作思路,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为抓手,明确新时期校处教育的定位,针对未成年人思维特点和实际需求,拓展形式载体,着眼常态长效,着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七彩小屋  为留守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

    团体心理辅导、快乐活动、沙盘游戏、动手制作披萨……8月12日,泽州县李寨中心小学的“七彩小屋”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年志愿者们为学校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快乐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假期,在轻松的氛围中经历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这只是全市22间“七彩小屋”中的一个。早在2011年,第一间“七彩小屋”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挂牌。随后的5年时间,21间“七彩小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常年为农民工子女开展各种各样的“七彩课堂”主题活动,现已开展80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1万多个小时,为3万余名农民工子女提供了学业辅导、科普、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方面的爱心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这些小屋被形象地称作农民工子女的“精神小屋”、“蘑菇小屋”以及“造梦空间”。

    一间“七彩小屋”里,电脑、图书、体育器械三大“硬件”缺一不可。比如中原街小学“七彩小屋”,里面就有电脑3台,图书、体育器械、学习用具若干,总价值达到了1.8万元。全市22间这样的“七彩小屋”总投资281562.32元,而这些资金的来源几乎全部来自爱心捐赠。

    流动少年宫  实现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

    9月27日下午,城区星河学校操场上热闹非凡,不时传来阵阵欢笑,34名“留守儿童”争先恐后地体验项目,有的在电子百拼项目前紧张地摆弄着元件,有的正聚精会神地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有的用红外线感应器激情射击,还有的在投篮机前激烈角逐……兴致勃勃地享受着“流动少年宫”带来的乐趣。这是“七彩童年”流动少年宫关爱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项目的活动现场,活动通过赠送器材、游戏互动等方式,给孩子们送区温暖和关爱,让孩子们在情景活动中体验到校外教育的快乐,享受学习之余的乐趣。据了解,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团市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学校少年宫”有机结合,开展了“流动少年宫”活动,这在全省还是第一家。

    团市委以“流动少年宫”这一公益活动形式,变“阵地战”为“运动战”,搭建起青少年快乐成长的活动新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快乐活动、围棋、书画、钢琴、舞蹈、DIY等一系列校外课程及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在家门口共享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和成果,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据了解,今年,“流动少年宫”项目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了科技类、体育类、文化类、游戏类等30个新项目,改扩建的“流动少年宫”项目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求,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好评。

    流动少年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学校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是青少年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提高素质、增进交流的平台,更是衔接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一座桥梁。目前,“流动少年宫”活动达到57次,覆盖青少年上万人次。

    红领巾俱乐部  少先队员“向社区报到”

    8月11日,由团市委、市少工委主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红领巾俱乐部”第四期活动——法律大讲堂在凤台社区开讲。活动针对青少年平时容易接触到的法律知识面,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还教孩子们在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时采用何种动作、何种方式进行自救。1个小时的精彩讲座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烈掌声,不仅让大家对法律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还进一步促进了青少年遵纪守法良好习惯的养成。

    社区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社区红领巾俱乐部活动,就是希望充分挖掘社区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社区教育的平台辐射作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今年,团市委主动与社区紧密配合,号召广大少先队员“向社区报到”,在暑期安排了红领巾俱乐部社区活动,通过法律大讲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社区环保志愿服务、参观地震局科普知识展馆等活动,扩大校外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效果很好。

    社会实践  获取个人成长的直接经验  

    社会实践是青少年了解国情、感受社会、认识人生的重要锻炼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从2008年开始,团市委每年定期组织3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提供面向真实生活的学习环境,着重引导青少年实践体验学习,增进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使他们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开展9年,辐射全市青少年达到上万人次。

    今年3月5日,是我国第53个“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按照市文明办“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部署,“寻找小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拉开帷幕,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响应,短短一个月时间有800余人投稿参加,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从中选出了前60名“小雷锋”,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对雷锋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明确了要将学雷锋活动落实到行动当中,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当新时期的“小雷锋”。

    校外活动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锻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年之声•蚂蚁屋】老板陪你吃晚餐 

 

    “蚂蚁屋”青创空间成立于2016年8月,由团市委批准设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创中心联合共建。“蚂蚁屋”青创空间秉承“融资、汇智、资源、服务”的理念,持续关注青年创业,倾力打造开放式的创业生态。

    “蚂蚁屋”青创空间从今年9月份运营以来,共组织举办了6期“老板陪你吃晚餐”活动,每周邀请一位企业老板与青年创业者、大学生创客一起共进晚餐、交流创业。48名来自晋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青年创客们通过活动平台找资金、找人才、找市场、找圈子、找导师、找项目。活动得到了广大创客的高度好评,青年创客们纷纷表示,“蚂蚁屋”真是搭建了一个创业的好平台,媲美中关村“3W咖啡馆”。

村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的有关规定和全省关于全省县、乡、村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安排,晋城团市委高度重视,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积极稳步推进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政支持,层层召开推进会议,专门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县、乡、村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二是明确换届要求,规范选举程序,严肃换届纪律,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三是加强工作督导。通过班子领导联系督促、一月工作两通报等方式,督导各县区完成此项工作。

    截止10月底,全市县、乡、村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县(市、区)共有行政村2197个,社区129个,现已全部完成换届,共建立团支部2251个,其中联合团支部54个。2251名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4.4岁;党员人数为1105人,占总数的49%;男性1263人,女性988人;大专以上学历501人,占总数的22%;兼任村两委成员数1149人,占总数的51%。

    下一步、团市委将加强指导、稳步推进县、乡团组织换届,确保县、乡、村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晋城市委员会

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 邮编:048000 办公电话:0356-2198851

晋ICP备2024037622号-1

晋公网安备14050002000727号